【人間社 趙志霞 台中報導】2023-06-01

佛光山惠中寺「未來與希望」講座5月31日邀請趙廷箴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暨和信醫院董事趙辜懷箴,以「高度與角度」主題,分享人生經驗與學佛態度,並效行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用三好和四給厚德載物,現場含線上同步聆聽人數計5431人。

「人生很像一個翹翹板」,趙辜懷箴表示,每個人從小帶著父母的期望,從低處不斷用加法朝向目標前進,隨著翹翹板慢慢升高,背負名利的包袱也愈來愈重,一旦到達顛峰,若心存傲慢,「滿則溢」就會嘗到世間的苦果,一路往下坡去了,唯有做自己最適合的事,找到人生的平衡點,才是身處最高處。

「圓滿的高度與角度來自良善的控制」,趙辜懷箴引用古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的名言,舉例「三鞠躬」的故事,說明當一個母親代替兒子因行事不周造成他人犯錯,選擇寬諒與包容並誠心懺悔修正錯誤,他看待事情的角度與高度,是用智慧放下紛爭。

擔任國際佛光會理事、檀講師暨佛光祖庭大覺寺信徒總代表的趙辜懷箴指出,高度與角度是變化無窮的方程式,因為事情有太多的變數,所以不要事先假設立場,增加煩惱的來源。人的視野若能改變高度、改變角度,就能改變人生。他說,大師就是有面對困難的勇氣,才能法水長流五大洲,全球創建300餘個寺院道場,並將佛法帶回大陸,正是「心懷度眾慈悲願,身似法海不繫舟」的寫照。

趙辜懷箴也從《心經》談到學佛是照見自己的內心,觀自在菩薩的「觀」就是觀自己,你自在了嗎?他提及,「行深」是提醒任何事一定要深入去做,大師常要信徒大聲說出「我是佛」,佛是覺悟的人,用信願行來「行佛」,學習佛陀的教法在生活中實踐,就能化煩惱為菩提。

「人生不必太圓滿,留一個缺口,讓自己的幸福流到別人的田地」,趙辜懷箴表示,當你善用角度去創造高度,也是在提升自己的心性,展現個人的價值,祝福每一個佛光人,都能奉行大師「給」的哲學,伸出一隻溫暖的手,給人歡喜,用「厚道」在變動中保持良善,在塵土中創造希望。

文章轉至:人間通訊社
影片轉至:佛光山惠中寺